新时代呼唤文化的大发展,并催生伟大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是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蕴含着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始终坚守两个“脉”,即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生动鲜明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的坚守。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请您谈谈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哪些原创性贡献?
郝立新:文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构想。列宁对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途径进行过积极探索。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在探索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互动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围绕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包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等在内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文化思想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文化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遵循。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次明确把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次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凸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维度,拓展了文化主体性。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次揭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其理论创新是多方面的,以上列举的尚不足以涵盖所有方面。
记者:习近平文化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丰富了党的创新理论。请您谈谈,党的理论创新应当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
郝立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魂脉”和“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魂脉者,乃思想文化之灵魂、核心和命脉也;根脉者,乃思想文化之根本、源泉、血脉也。魂与根,皆为思想文化或理论观念中重要性之比喻,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性。在理论创新中,既不能丢了科学理论的老祖宗,也不能丢了民族文化的老祖宗。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党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第二个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成为中国的,另一方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二者深度融合为新的文化生命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不停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命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理念,以及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中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小康社会”等思想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把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到新的高度,并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第二个结合”。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文明观、民族观、阶级观、辩证法等,辩证地全面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深入挖掘古代先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辨智慧,弘扬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吸收古人治国理政、德法并举的有益训示。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活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了其所产生年代的最高科学成就,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反映和吸收了现当代的世界文明成果,从而具有当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重要元素,由于历史尘埃的遮蔽和历史传统的制约,一些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不相适应之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只有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才能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能丢魂失根。离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指导和理论基础,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文化根基,理论创新就会迷失方向,犯颠覆性错误。
记者: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它是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
郝立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对世界上各种文明或文化的发展作过规律性的总结,认为每一种文明都是在“挑战”与“应对”的模式中生存和演进的。近代以来中华文明或文化的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既是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糟粕进行批判的过程,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弘扬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在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应对”。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文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建设包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任务,以推进文化强国、民族复兴为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大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思想命脉和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代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中国立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这些重要因素构成或决定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它绵延五千多年而从未间断,并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中国人具有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国家统一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这些突出特性构成了我们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其价值观或价值追求蕴含了人民性、人民立场,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把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幸福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土壤和理论基础不一样,但是在价值追求上存在着一致性或共同性。这是二者相契合的基本的重要方面。
记者:推进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魂和根的结合,也即“第二个结合”。推进魂和根的结合,需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郝立新:马克思主义既是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又构成当代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或历史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经验和内在规律,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互相成就,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推动实现理论创新。
一是要回答时代新课题。坚守“魂脉”和“根脉”都要顺应时代要求,以时代实践为基础,回答时代重大课题。理论创新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空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而是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当今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时代,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认清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二是要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这是推进“第二个结合”理论成果的体系化、学理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要领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历史依据、逻辑支撑、科学论证等;要挖掘、提炼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特别是要研究二者互相结合、互相成就之后形成的文化有机体的内涵、特征和体系;对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学理性的分析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重点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性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内在联系,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三是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推进“第二个结合”,实现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是坚持尊重人民实践,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决定意义的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成果,不仅应当体现在学理化、体系化的理论当中,而且应当体现在人民日用而不觉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